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科普宣传
文章来源:葫芦岛市农业农村局 | 添加时间:2023-07-19 |
一、什么是土壤普查?
土壤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普查是以全面清查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为目的,由专业队伍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进行的土壤调查、制图,构建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开展数据分析、审核、整理和成果汇总验收的过程。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进行了哪两次全国土壤普查?
1、第一次土壤普查
时间:1958-1960年
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党中央领导人对土壤工作非常重视,在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中将“土”字摆在第一位,并提出“有土斯有粮”,多次号召各级干部学习土壤学。1958年,毛泽东同志批转农业部党组《关于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围绕摸清耕地土壤资源,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利用和改良土壤的经验,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并于1960年完成了相关普查任务
2、第二次土壤普查
时间:1979-1985年
背景:第一次土壤普查过去20年后,随着各地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土壤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土壤普查所掌握的资料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对“变化了的土壤”状况不够了解,因而在生产上出现了不少的盲目性。因此,“土”的问题成了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相关情况
1、普查启动:2022年1月29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由国务院发布,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月份全国土壤普查办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
2、普查思路与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统一过程质控;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方式,到2025年实现对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进度安排: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开展普查试点;2023—2024年全面铺开普查;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
4、普查意义:一是开展土壤三普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二是开展土壤三普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三是开展土壤三普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四是开展土壤三普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
5、民众如何参与三普:积极关注土壤普查的相关信息,了解土壤普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自发为土壤普查工作宣传,积极配合外业调查采样工作的开展;偶遇外业调查,可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样点周边相关信息等。